学习《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》
心得体会
近日,学校组织学习了教育部印发《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》,颇有感触。准则强调,为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、使命感、荣誉感,结合新时代对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,准则分别提出十个方面的准则要求,提出倡导希翼,划定基本底线。
关于教师要立德树人,大家中华民族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经明确提出了,“师也者,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。保也者,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”,意思是说,所谓师,是用具体事例教导并用它说明各种德行的人,所谓保,是以自己谨慎的言行来辅佐世子使之归于正道的人,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较早提出的教师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原则。进入新时代,习大大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师德建设,针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“四有好老师”、“四个引路人”、“四个相统一”、“根本标准和第一标准”等系列重要论断,为新时代教师提高自身的师德素质指明了方向。作为新时代的教师,遵守十项准则是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,是大家规范育人行为,提高自身道德素质的表现。
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,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。尤其是作为青年教师,更要尽心尽职完成教育工作中的每一项工作。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学问科学事业的发展,起着重大的作用。要做好教师工作,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。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。孔子云:“其身正毋令则行,其身不正,虽令毋从。”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,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。作为教师,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,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。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,追求高标准,这是构建大家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。其次,要爱学生。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、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,教师一奎一动,学生都 喜欢模仿,将会给
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,因此,教师必须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,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,自我首先做到: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我坚决不做。严于律已,以身作则,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,把你当成良师益友。
李嘉诚先生曾说过:“栽种思想,成就行为,栽种行为,成就习惯;栽种习惯,成就性格;栽种性格,成就命运!”十项准则作为大家教师职业生涯的引导,坚定了大家的政治方向;让大家潜心教书育人,坚持言行雅正,坚守清廉自律,规范从教行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