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大家学校组织全体老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十项规定,我颇有体会,这次学习我有了很大的收获,现在谈一谈个人想法。
振兴民族的希翼在教育,振兴教育的希翼在教师,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决定因素。要办好教育,要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,必须坚定不移地建设和造就一支师德优、业务精、作风正、能够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。
回顾自己平时的工作,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,使我真正明白了十禁十要的内涵。我体会最深的是:要把关爱学生、重视学生身心健康、保护学生安全放在首位。家长把自己心爱的孩子送到学校,让大家教师不仅教给孩子常识,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,可是有的老师却对一些学习差、调皮捣蛋、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不是关爱、正面引导、耐心辅导,而是讽刺、歧视、体罚和变相体罚,甚至按成绩排列,按排座位,不良言行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。这样家长怎样才能放心呢?做为一名人民教师,大家应该关爱。
一是准则具有现实引导性。教育部为弘扬高尚师德,明确底线行为,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,针对极个别人理想信念模糊,育人意识淡薄,放松自我要求,甚至出现严重违反师德行为,损害教师队伍形象,影响学生健康成长而制定的。因为教师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,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,所以这是建设政治素质过硬、业务能力精湛、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,也为教师严格约束、规范职业行为提供依据。
二是准则具有实际针对性。准则结合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不同特点,提出十条针对性的要求,包括坚定政治方向、自觉爱国守法、传播优秀学问、爱岗敬业、关爱学生、诚实守信、清廉自律等方面,每一条既提出正面倡导,又划定师德底线。其中,坚定政治方向、自觉爱国守法、传播优秀学问等是共性要求,爱岗敬业、关爱学生、诚实守信、清廉自律等几个方面,结合中小学教师中的不同表现、存在的问题及在不同阶段教师队伍的差异性,提出不同要求,更贴合实际、更具现实针对性。
三是准则具有素养增强性。准则促进教师提高政治思想道德素养。
王清。2019.5.29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