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重的各位老师,亲爱的同学们,大家早上好!
正如高尔基所言,“没有太阳,花朵不会开放,没有爱,便没有幸福;没有妇女也就没有爱,没有母亲,既不会有诗人,也不会有英雄。”妇女节,从诞生到发展,既是自由与平权的象征,也是现代人为数不多向母亲表达爱意的一次机会。
“凯风自南,吹彼棘心。棘心夭夭,母氏劬劳。”这是华夏儿女对母亲最早的赞颂。推干就湿,画荻和丸,古往今来,母亲留给大家的形象永远是辛劳的,甘于奉献的,她们柔弱的身躯里,蕴藏着无穷力量,以柔情玉骨担起家庭重担,以巾帼傲气成为孩子心中的英雄。1942年,作家丁玲在《三八节有感》一文中写道:“生为现代的有觉悟的女人,就要牺性一切蔷薇色的温柔的梦幻。”既为人母,她们不得不面对粗砺的、艰辛的、坎坷的生活,她们舍弃了蔷薇色的浪漫,直面人生的困难,成为孩子的荫蔽。为了大家,母亲甘愿抛弃锦衣华服和名牌时尚,钻进柴米油盐的生活,甘愿牺牲闲暇时光和毕生理想,做孩子最坚实的后盾。难道这样的母亲,为大家操劳半生的母亲,不值得大家说一声谢谢吗?
《母亲》一文里有这样一段话值得大家反思。“母爱是栋很老的房子,坐落在村庄的影子里,所有的子女都把她忽略,知道珍惜时,不知何时已坍塌溘逝;母爱是一双粗糙的手,生长着岁月的茧子,轻拍着柴门,挑拣这最好听的童话,轻轻地放在孩子们的梦里;母爱是把神奇的尺子,丈量着渐行渐远的步子,是盼望,是希冀,是越来越白的发丝。”时光不会停下它的脚步,当大家羽翼渐丰,飞入大学校门,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,大家也许会在深夜回想起放学后的一句关心,一杯热牛奶,想念那个给自己做夜宵,拍锻炼视频的母亲。此时若不知珍惜,难道要等“白头无复倚柴扉”时,再去感激那个劳碌的背影吗?
“我以后肯定有出息。”“那肯定的。”“那你得等我。”这是《你好,李焕英》里的一段对话。而大家所谓的“出息”,即是对母亲最大的回报。但大家也不应好高骛远,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,也许一句“谢谢”,一句“您辛苦了”,能胜过千千万万遍“等我以后出息”的承诺。
最后,我以冰心先生的小诗作结,“小小的花,也想抬起头来,感谢春光的爱——然而深厚的恩赐,反使她终于沉默。母亲呵,你是那春光吗?”
我的演讲结束了,谢谢大家!
高二(1)班---陈施源
|